砥砺奋进朱洼村 生态宜居创富地

 时间:2021/4/23来源:连西召 浏览次数:1203

朱洼村位于平顶山市宝丰县城北部,距县城仅2公里,隶属肖旗乡,村域总面积21平方千米,9个村民组,人口1520人,耕地1547亩。张同建,61岁,中共党员,80年代投身国防,在第二炮兵某部队服役四年,在部队期间多次受到嘉奖,退伍后的张同建下海经商,事业做的风生水起,富裕后的张同建有一个心愿,大家富才是真的富。


2008年10月,张同建回到朱洼村担任了支部书记。当时的朱洼村贫穷落后,垃圾靠风刮,污水靠蒸发,吃水靠肩挑,到处脏乱差。村两委没有办公室,条件简陋工作难度大,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的张同建克服重重压力困难,对朱洼村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和建设。要想富先修路,张同建积极向县有关领导和部门汇报朱洼村的情况,争取了道路建设项目和村民饮水亮化工程,朱洼村集体经济薄弱,建设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,村里资金紧张时,张同建书记背着家人把存款200多万元用于村集体项目改造,并且把自己家种植的十几亩果树苗供村里绿化使用。张同建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和群众投身于朱洼村的建设劳动中,忙碌时顾不上吃饭,馒头就咸菜饮自来水,两名副书记马兰和付珍都是女同志,常常是家里的老人孩子都顾不上,工作强度大,累的哭鼻子,发泄完心理上的压力又投身到工作中,班子成员的决心从未因困难改变过。2010年,朱洼村的主干道和粘土路硬化9000多米,新开道路2000米,安装路灯300多盏,修筑桥梁一座,建成了1200平方米的健身广场,灯光球场一个,美化坑塘两个,修建公厕两座,污水排放工程1000米,绿化风景树3万颗,大街小巷都配备了垃圾桶,扫地机、洒水车和专职的清洁员每天定时打扫卫生,组建了民兵巡逻小组,每天进行安全排查,保障了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。并且和宝丰中医院达成共建,每月定期送医下乡义诊,为村民的健康保驾护航,村民的幸福指数大大提高。张同建同志带领班子成员和村民经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,如今的朱洼村是旧貌换新颜,调整产业结构,发展高效农业,引进种植了红薯、多种水果、食用菌等经济作物。发展成为宝丰县朱洼村特色旅游观光采摘园,休闲娱乐森林氧吧,绿化覆盖面积率达到46.5%。2018年荣获防灾减灾示范区、省级文明村、市级文明村、宝丰县美丽乡村。2020年荣获国家级森林乡村,十大美丽乡村,宝丰县六星级党支部等殊荣。张同建同志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、第十一届平顶山市人大代表、优秀退役军人、宝丰县劳动模范等荣誉。放眼未来,具有良好政治素养和军人家国情怀的张同建书记,因地制宜制定了新的支柱经济产业和目标,把朱洼村打造成一个退役军人创业园,发展多领域、多层次、多渠道自主经济模式,规划占地面积200亩,其中涵盖军营风饭店、宝丰特色美食、商铺一条街、军品展销厅、旅行社、采摘园、红色研学基地、军营体验、草坪婚礼现场、室内婚礼礼堂、民宿、学生军训拓展基地、商务接待为一体的综合发展新农村,成为河南省的亮点示范村。牢记国家使命的张同建同志,带领着勤劳智慧的朱洼村人民,按照旅游+产业的发展思路、国家乡村振兴的政策引领,打造出一个独特的魅力的美丽朱洼新农村。













来源:绿色旅游网(杨晓利.宋泰岳.孙志高)

摄像:张向阳、 朱景州

编辑 孙永合


健康公益网免责声明:

1、凡本网来源注明“健康公益网”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,版权均属于健康公益网,未经本网授权,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健康公益网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
2、凡本网注明 “来源:XXX(非健康公益网)”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,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
3、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。

我来说两句
我的态度: